Search

第三航廈的興建最早於1971年的桃園國際機場主計畫中便已經被提出。在亞太地區的經濟與航空客貨運量高速...

  • Share this:

第三航廈的興建最早於1971年的桃園國際機場主計畫中便已經被提出。在亞太地區的經濟與航空客貨運量高速成長的狀況下,遂於2008年8月起推動桃園航空城計畫,交通部並依此制定「國際機場園區發展條例」,擬訂了桃園國際機場的發展構想,然後續經歷主體航廈工程招標不順利流標3次,預計2023年的完工期限恐受到影響。而桃園機場從2014年每天572架次,到2019每天約720架次,比去年702架次增加3%,停機坪早已不敷使用,影響甚大。

面對目前機場飽和除了仰賴第三航廈的興建外,今年九月時部長曾提到將各投入200多億的預算至台中及高雄機場,提升兩座機場的載客量能,並規劃在2035年完工,我們樂見地方的均衡發展,然而台中國際機場的便捷性目前與小港機場以及松山機場等比較,略顯不足,我在院會質詢時提到,地區路網的完善將有助於中台灣地區的發展。

南投雖為觀光大縣,但是聯外交通不足,僅能依靠國道3、6號以及集集交通支線,以國外的自由行旅客為例,若要前往南投觀光,須搭車到台中再行轉車,而南投各觀光景點間的交通連結也不完善,因此交通動線無縫隙接軌至關重要,目前台中機場的計劃應納入周邊交通建設,若能完整串聯中台灣交通網絡,對於中部地區發展刻不容緩。

而目前先行的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站區土方及基礎開挖工程,於今年8月時發生機場捷運隧道變位量於 100 公尺的距離內上浮約 1.3 公分,經通報後緊急停工,經了解因航廈工程開挖掀開捷運隧道上方的土層壓力,加上地下水跟著升高隧道因此會上浮,去年12月發生上升6.5毫米狀況,今天公布上升1.3公分等於去年的兩倍,而連續兩年都發生軌道上浮的情況,相關單位應有所掌握,避免影響行車安全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View all posts